內容連載
頁數 1/5
與西洋文明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鴉片戰爭後,廈門按約開埠,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外國人可於此居住和經商。而風景清幽秀美的鼓浪嶼毫無懸念地成為外國傳教士與商人的首選居住地。從西元1844年起至20世紀初,鼓浪嶼逐漸變成一個「萬國租界」,共有英、美、法、德等13個國家先後在這裡設立領事館,甚至比同期的上海還多出5個。這樣的鼓浪嶼,自然也就成為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匯地。
光緒三十一年,即西元1905年,10歲的林語堂(此時的他還叫林和樂)第一次走出了大山,從家鄉漳州坂仔的銘新小學轉學到鼓浪嶼的教會學校養元小學讀書。三年後,林語堂又繼續升入養元小學隔壁的尋源中學讀書。在尋源中學我們可以尋到林語堂日後許多重要成就的源頭,林語堂在這裡看了一半的《史記》,並且開始迷上蘇東坡的作品。
林語堂的父親名為林至誠,是一名鄉村牧師,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非常誠懇而又誠心的人。林至誠出身貧困,但竟然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無師自通學會了認字,並且進入了教會的神學校,從一名小販成為牧師,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樣的親身經歷使得林至誠堅信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他也不斷地以此理念要求和鼓勵自己的孩子們。林至誠教育孩子絕不像賈政教育賈寶玉,而是採取了一種西方化的平等方式,在家裡他是孩子們的啟蒙老師、朋友和引路人。這種教育方式對林語堂的人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果說林語堂是一個文化巨人,那也是因為他站在父親的肩膀之上。可以說,林語堂從大山來到鼓浪嶼,身上肩負了父親深深的期望。父母總是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對於林語堂的父親來說,他的夢想就是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到海外最好的大學讀書。而這個夢,就是從鼓浪嶼開始啟航的。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