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6/8
幾年後,祕魯國家人類學與考古學博物館館長路易斯.倫布雷拉斯(Luis G. Lumbreras)邀請里克到查文參訪一星期。自一九六○年代起,倫布雷拉斯便帶領查文神廟群的挖掘工作,他已經拼湊出查文的精神領袖如何運用地景、建築和特效,在廣闊的高地激發民眾的敬畏之心,讓他們對神諭的力量深信不疑。
查文的石頭工事沿著一條渠道化的河岸伸展,並與周遭山峰以及日升日落相呼應,在信徒朝它走來時,激發出強大的自然之情。查文的工程師引水上山,送進神廟的暗管和水槽,時間比羅馬人使用的虹吸引水法早了一千年。倫布雷拉斯發現,雨季時,這些定向水會咆哮呼號,在地下建築群中迴盪。那些曲折廊道跨越好幾個樓層,並有色彩繽紛的牆面壁龕供「多媒體」展示之用,包括燈光、煙霧、聲響,設計的目的似乎是為了讓人迷失方向。科學家推測,在儀式用藥期間,查文「提供了全方位的感官衝擊──恐怕還會超載」。
查文的領袖們決心打造他們的超自然力量。倫布雷拉斯推測,祭司藉由預測環境事件來緊握大權,並讓人們深信神諭。目前並未發現書寫下來的查文語言,但查文文化一如其他相關或迥異的文化,都將它們的海螺號角,以及推而廣之的神諭,跟水、雨以及氣候綁在一起。這或許是為了呼喚或驅趕我們今日所理解的超級聖嬰循環──會為安地斯山帶來能解旱的降雨,或是致災的洪水。神話與現實融為一體。
倫布雷拉斯推測,查文祭司可能已學會解讀生態徵象,藉此預測惡劣氣候的週期循環,知道災害何時降臨。在太平洋暖化那幾年,包括海菊蛤在內的熱帶海洋生物往南移遷,或許為尚未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安地斯中部山區做了預示。18這些洞察或許讓祭司們得以預測風暴、惡劣氣候和土石流等災難。
這理論有助於解釋上古高地對貝殼的迷戀。一九七二年,倫布雷拉斯開始挖掘查文地區最小的廊道。它緊鄰圓形廣場南端,自成一格,且沒有戲劇性的醒目入口可通往蘭松。在這個不起眼的遺址裡,倫布雷拉斯找到許多貝殼碎片。這些碎片屬於一種生活在西北部紅樹林淺灘的大型海螺──捕手套鳳凰螺(Eastern Pacific Giant Conch);即便是今日,從查文過去那裡也得長途跋涉。
共
8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