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第一章 生命的意義
人類生活在意義的國度中。我們無法體驗客觀環境本身,只能體驗客觀環境對於人類的意義。從根本上來講,我們的體驗是由人類的意圖定性的。「木頭」意味着「和人類相關的木頭」,「石頭」意味着「人類生活中的石頭」。如果一個人試圖擺脫意義,只考慮客觀環境本身,那麼他就可能遭遇不幸。因為他把自己從人群中孤立了出來,所以他的各種行為,對於自己或其他人來說,都沒了用處。簡而言之,他的行為喪失了意義。人類無法擺脫意義。我們賦予現實意義才能體驗現實,我們體驗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經過詮釋的現實。因此,我們可以自然而然地認為,我們賦予現實的意義,或多或少,總是未完成的、不完整的;我們甚至可以認為,這種意義永遠無法做到全然正確。意義的國度,就是錯誤的國度。
問一個人「生命的意義是甚麼」,他可能給不出答案。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拿這個問題來庸人自擾,也不會苦苦思索以求得出一個結果。其實這個問題自人類歷史之初就已經存在了,在我們這個時代,無論年輕還是年長,人們總會發出這樣的詰問:「生命的意義何在?生命意味着甚麼?」然而,我們也可以說,人們只有在遭遇打擊的時候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生活一帆風順,人們不曾面臨困境的考驗,這個問題是不會被問出口的。這個問題和它的答案必然會體現在每個人的行為當中。如果我們撇開一個人的言語,只觀察他的行為,我們就能發現,他對「生命的意義」有着自己的理解。他的理解指導着他的姿態、動作、表情、行為、志向、習慣和性格特徵。他表現得好像自己能夠依循生命的某一個特定詮釋。從他所有的行為中,我們能看出他對世界和自己隱隱有着一種預期,我們能看出他堅信「我就是這樣的,世界就是這樣的」,我們能看出他賦予自己、賦予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