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溫故而知新──隔時讀書法
 
讀之再讀。你一定會覺得奇怪,昨天不懂的東西,今天竟完全懂了。──儒勒‧雷納爾(Jules Renard,法國作家)
 
德國哲學家狄慈根(Dietzgen),在介紹自己的讀書經驗時說過:「重複是學習的母親。」這是一句至理名言,也是讀書中的座右銘。
 
「重複是學習的母親。」作為讀書方法來講,就是溫故知新,也叫作隔時讀書法。我們所說的隔時讀書法,就是隔段時間就要重複去溫習已讀過的書,這樣才能鞏固已有的知識。在讀書做學問時,為什麼需要這樣一個隔一段時間就重複的過程呢?
 
記憶是人類所具有的一種重要能力,讀書更離不開記憶。其實,任何驚人的記憶力,任何知識的掌握,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反覆學習的結果。在浩瀚的書海中,如果不反覆的學習,反覆的實踐,那麼,自己最終能學到多少知識呢?所以,不會反覆,就不會讀書。從這種意義上說,隔時讀書法是非常重要的讀書方法。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他的讀書「竅門」很多,「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這些隔時讀書的主張都是孔子最先提出的,也是由他最先做到的。膾炙人口的「韋編三絕」這個典故,說的就是孔子為了把深奧的《易經》弄懂讀通,日復一日的,每隔一段時間就反覆閱讀,不知讀了多少遍,以至於把串聯竹簡的牛皮繩子磨斷了三次。最後,他終於讀懂了《易經》,並為深奧難懂的地方作了校注,為後人研究這本古代典籍做了貢獻。可見,隔時重複讀書,可謂孔子學《易經》的「捷徑」之一。
 
明末文學家張溥,對自己作了一個規定,每讀一篇文章最少重複七、八次,為了勉勵自己,他還把自己讀書的房子取名為「七錄書齋」。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他們成功的經驗都離不開隔時反覆讀書這個過程。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