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童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製毒、走私、銷售
 
──臺灣毒梟「一條龍」串起安非他命的亞洲販運鏈
 
文字——楊智強、孔德廉;共同採訪——李雪莉
 
亞太安毒產地在二〇一四年開始,短短五、六年間,從中國廣東沿海轉移到緬甸撣邦,市場開始失控和翻轉;跨國運毒集團將安毒從金三角、中南半島、順著海路送往臺灣、東南亞、大洋洲及東北亞,以「千里長征」方式走私致命的毒品。多年來,臺灣販毒集團在各國被查緝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而光臺灣,吸食安非他命被捕的人口從每年二萬多人快速成長到三萬多人。
 
運毒鏈裡,不同國籍職掌不同,臺灣毒梟不但吸收製毒師、亡命之徒、買漁船組跨境走私船隊,更懂得市場行銷,展開了「一條龍式」的販毒產業鏈。這已讓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在二〇一九年點名臺灣在亞太運毒鏈中占有重要角色,澳洲、日本、印尼等國也注意到臺灣毒梟和漁船在東亞的運毒能量。
 
遭UNODC點名,臺灣人成亞太安毒產業鏈要角
 
烈日穿過熱帶叢林,士兵們捲了捲袖子,試圖讓身上溼黏的制服變得舒適一些。休息時,不少人將步槍擺在身旁,點起雪茄享受不同於執勤的悠閒。這裡是緬甸北部撣邦的山區,士兵身後是他們所把守的化學工廠,此處常年被反抗緬甸政府的軍隊把持,是連政府與法治都無法插手的國中之國。
 
工廠外的士兵以撣族語交談,臺語則此起彼落地在工廠內響起,幾位臺灣人拿著燒杯與容器,神情嚴肅地混合著化學液態原料。身為工廠裡的製毒師,他們趕工製作的是被簡稱為ice、冰毒、安毒的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再過數個月,這些產品就會跨越四千公里抵達周邊國家的黑市,不分種族地區,層層被交易到中盤、小盤和施用者的手中。
 
在這條毒品的千里長征之路裡,有香港人、中國人、泰國人、大馬人、日本人、緬甸人的參與。其中,臺灣人的「貢獻」不可小覷。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