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紅色的纏鬥:毛澤東與蔣介石(下卷)

紅色的纏鬥:毛澤東與蔣介石(下卷)

  • 作者:葉永烈
  • 出版日期:2023/06/20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七章   風雲多變
 
國共關係陷入僵局
 
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十八日,中國各報差不多都在頭版以醒目的大字標題,報導了觸目驚心的皖南事變。
 
不過,那時的中國報紙,大都控制在蔣介石手中。各報紛載的,除了消息之外,所登都是清一色的蔣氏文告,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關於解散新四軍的通電》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言人談話》。
 
中共掌握的報紙,大體限於延安,很難進入國民黨統治區,在那裏產生影響。唯一突破「防線」的中共報紙,是在重慶印行的《新華日報》。不過,《新華日報》也要受國民黨的新聞檢查,稿件只有經過審查同意才能刊登。
 
這天,《新華日報》有關皖南事變的新聞稿,全被國民黨的新聞檢查官扣押,只得臨時採用巧妙的調包的手法,在第二版刊出周恩來的題詞:
 
「為江南死國難者致哀」。
 
另外,在第三版,還醒目地刊載周恩來一首詩的手跡: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後來,毛澤東在看到這份不平常的報紙之後,曾致電周恩來:「報紙題字亦看到,為之神往。」
 
各國駐華記者也紛紛發出急電,報告中國政局的重大變化。
 
來自各國的反應,隨著各國的立場不同,而對皖南事變作出不同的評價。
 
美國的反應出人意料。紐約《先驅論壇報》的社論指出,皖南事變是「極大的不幸」,認為國民黨稱中共為「心腹大患」、日本為「癬疥之疾」,是極其錯誤的。
 
美國駐華使節詹森拜見蔣介石,表達了這樣的態度:「我一向認為,共產黨問題不應導致大規模的互相殘殺,美國人民及其政府對中國維持獨立生存的能力極為關切。」
 
美國對皖南事變不悅,是因為美日關係已極度緊張。美國不希望中國內戰削弱了抗日力量。
 
英國的立場和美國一致。英國政府通過駐華大使卡爾把意見告訴蔣介石:「內戰只會加強日本的攻擊。」
 
蘇聯的反應則在意料之中。蘇聯支持中共,理所當然反對皖南事變。蘇聯駐華大使館武官崔可夫明確表示:「對於所發生的事件,我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
 
一月二十五日,蘇聯駐華大使潘友新會見蔣介石,指出:「對於中國來說,內戰將意味著滅亡。」
 
美、英、蘇三國採取反對立場,使蔣介石由「三喜臨門」轉為「三不歡迎」。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