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1
前言:教養,值得一搏
其實,談「教養」這件事,有一個巨大的潛在風險,那就是萬一將來孩子沒長好,那可是白紙黑字公諸於世地糗大了。
但話又說回來,要是有那麼一點甘冒風險的勇氣,有些值得跟大家分享的方法,還是早說早享受吧!
家有三個孩子——大女兒、二女兒和小兒子,為什麼直到有了兒子,才去談經驗呢?
女兒們雖然不至於是教養過程中的烈士;少女們都好好的,正逐漸長成她們該有的樣子。但確實,養育第一個和第二個孩子,不會有第三個孩子來得從容熟練、游刃有餘、見多不怪……
長女是個擁有穩定自我的孩子,教會了我理性溝通;次女是個敏感多變的孩子,教會了我等待接納;然而意外來到的小男孩對我來說,一開始,就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像發現新大陸似的無比有趣。
有了兒子以後,我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基本的方向。告訴自己,就算「養兒子」是一個全新未知的旅程,但是往「養出一個我自己也欣賞的男生」靠近,這樣應該算做對一半了吧?
於是基於上述,在歡樂無敵、驚喜(或驚嚇)無限的養兒時光裡,我有意識地、一天一天、去達成這些具體的想像,像是:情緒穩定、幽默樂觀、會做家事、體貼有愛心、靈活有創意……然後驚喜地發現,這些在成年人身上,可能具備兩三項就已經實屬難得的特質,似乎「從零開始」沒這麼難。
我家兒子,是一個被自然養大的孩子。這裡所說的自然,非大自然,更像是「自然而然」。
他之所以沒有被一般坊間流行的教養套路洗禮,其實是現實環境使然。當時家庭正值極端忙碌的時期,加上前面還有兩個半小不大的女兒,實在無暇追求正確無誤地捏大這個突然降臨的孩子。簡單來說,親子間把握的原則是:好好相處,當個正常的家人即可。
後來,這個被放生……哦不,是順勢而為長大的兒子,無論是天性或特質都出於自然,讓我意外地享受到教養竟然可以有如打太極拳般的流暢感(純粹是一個形容,我沒有打過太極拳XD)。
當老母我也想成就自己的時候,就去待在附帶小窗子的野生動物觀察專用帳篷裡。做自己的事,追劇喝咖啡,偶爾探頭觀察可愛小動物的狀態。在互相陪伴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悅,然後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