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7/7
(二)閱讀指引
在繼續閱讀之前,還有幾點提醒。本書的地圖學方法並非順著單一疾病的發展進行線性敘事,而是以實作與體制問題性為核心。如同在地是叢集領域化的結果,發展任何主軸的敘事與想像也是特定視野的時序化結果,亦即時間序列並非客觀存在,其連結會在不同叢集競逐中被挑戰、改寫,或領域化為各種「編年」、「階段」、「大事紀」或「突破」等佈署。因此,本書各章以三種疾病相關實作案例穿插討論,呈現醫療與社會體制各面向。若讀者不習慣這種交錯討論,偏好聚焦單一疾病體制為線索,關於高血壓建議依序閱讀第二、四、七、八章,糖尿病為第三、四、六、七、八章,慢性腎病則為第四、五、七、八章。而本書的結構則是以位移、重組與想像三主軸組成。第一部分討論「位移」,聚焦三種慢性病的在地位移,第二、三、四章分別以高血壓、糖尿病與慢性腎病體制轉變案例,依序探討慢性病社會、專業與知識位移,藉此定位醫療化、專業化,以及後進追趕等分析視野與本地經驗的差距。第二部分著重「重組」,在釐清不同歷史—問題脈絡與位移後,後續章節由在地競逐角度釐清這些實作如何重組在地與對未來的想像。第五、六章分別追溯院所、衛教案例,著重不同認識實作中的重新問題化與配置,如何在地化疾病、衛教與在地。第三部分著重「想像」,第七、八、九章分別針對政策、社區與研究的專業視野如何在多重想像與協作中實現,尤其是探討如何實然地描繪各種專業知識、理念與批判的在地競逐與協作。
在各章結構上,為了更清晰定位各種視野與脈絡差異,大多呈現三種層次的實作地圖。首先是介紹相關理論或實作脈絡作為本地實務與研究背景,必要時也討論原生地案例的狀況,定位這些異地認識實作與在地的距離;為了較忠實呈現脈絡,這些討論相關的註解比較多。其次是各種核心案例的引介與在地化模式的分析,部分資料請見附錄。最後的結尾則定位這些分析的意義。除了描繪核心案例的體制脈絡外,其餘不盡然以圖式呈現。
共
7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