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北京的市井風情
 
這裡的京城市井人物水粉彩畫,選編自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清國京城市景風俗圖》(Les Rues de Pékin)一書。作者為法國無名氏,繪製時間為清朝中期,所繪人物涉及王公貴胄、公主命婦、滿漢官員、兵弁雜役,和街頭巷尾的把式藝人,內容涵蓋社交禮儀和北京的風土人情,其畫刻畫生動、逼真,忠實地反映了清代北京民俗生活的細節,不僅具有歷史價值,而且具有藝術價值。
 
據齊如山先生考證,「北京的實業界,向來號稱有三百六十行。」「這句話雖然人人口中都有,但是問他三百六十行都是什麼,許多人都答不上來。」「其實北京的行道只算工藝就比這個數字還多。」
 
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這套畫,原書分兩冊,總共收入民俗380多種。圖中所表現的事物,只有極少傳世的,比如「韃子摔跤」,又稱「二貴摔跤」,是滿族的一種民間舞蹈。「一人頂兩人,難解又難分。自己摔自己,底下定乾坤。」這是描述「韃子摔跤」的一首打油詩。如今,「滿族二貴摔跤」已經河北隆化縣申請,被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大部分已不可得見,只能於圖中窺之。其中,有屬於封建時代的習俗,如「拉上用水車」,即從玉泉山給皇宮送水的專用車。「送克食」,「克食」即「克什」。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十七:「滿州以恩澤為克什,凡頒賜之物出自上恩者,皆謂之克什。」
 
吃祭神肉。這是滿族的一項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食俗。在滿族的祭祀中,多以豬為犧牲,稱豬肉為「福肉」、「神肉」,祭祀後眾人分食。宮內祭祀後,皇上會將祭神肉頒賜給大臣,派太監去送,大臣視之為一種榮寵。
 
滿洲祭天。滿族人家中皆立「索羅桿」,又稱神桿、得勝桿、祖宗桿等。立桿的位置一般在正房前庭院中的東南側,下為高一二尺的石座,桿長一丈左右,下粗上細,頂端尖銳,接近桿頂之處,套一錫斗。傳說當年敵人追捕努爾哈赤時,他跑到一棵枯樹下躲藏,一群烏鴉落在枯樹上,追兵以為樹下不會有人,努爾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後來他便命滿族人家家立桿,在桿頂放肉和糧食酬謝烏鴉。傳說,祭祀時村裡的異姓人甚至路過的陌生人,只要在索羅桿前磕個頭,就可以進院吃肉,吃得越多主人家越高興,而且臨走時不許向主人道謝,只向桿子叩頭即可。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