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內容連載 頁數 1/4
開場白

你家小孩的腦袋,會打造它自己


做父母的人,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我兒子說打電動可以讓他更聰明,真有這種事?餵寶寶吃母乳,到底有多要緊?懷孕期間吃魚,適當嗎?孩子接種疫苗,安不安全?我家上幼稚園的寶貝寫反手字,她是不是有閱讀障礙啊?還有,為什麼我家那個青少年老是賴床,叫都叫不起來?

說我們是書呆也沒錯,每當我們一聽到這類擔憂,就會想到我們的老本行「神經科學」。這些問題全都涉及腦袋和它的發展。童年是腦袋發展以及行為變化極為劇烈的時期,而且坐在駕駛座旁看顧的人是父母。如果你和我們一樣,發現這個過程很迷人,又或者你只是想要尋找答案,這本書對你來說,可就再適合不過了。

我們討論的範圍從懷胎開始,一路涵蓋到上大學。因為腦袋發展的時間,遠比出生頭三年長得多,我們可不想依循其他書的討論,都在三歲時打住。兒腦的生長與成熟是很複雜的過程,需要二十來年的時間,才能發展成熟,適應周遭的世界。事實上,直到你家小孩進入大學,這項工程才算是大功告成。所以說,無論你家小孩現在是嬰兒、幼兒還是青少年,你都可以參考這本手冊。

我們兩名作者加總起來,擁有四十年的神經科學家經驗。珊卓剛開始是在實驗室裡研究腦部發展與可塑性,之後進入神經科學界的頂尖學術期刊擔任編輯。她曾閱讀過數以千計的論文,其中許多都是報導最先進的發現。她那明察秋毫的眼光,來自對這個領域擁有既深且廣的視野。她知道什麼樣的研究結果稱得上周延,什麼樣的結果很可疑。

聲宏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兼研究人員。他發表原創科學研究與教學的時間,已經超過二十年了。他個人的研究專長,主要是腦部資訊處理與學習的流程,以及這個流程在早年可能會出什麼樣的差錯。

聲宏同時也是人父。在他女兒出生前,他總是在討論所謂的雞尾酒會神經科學。然而,自從生活大大改變後,現在掛在他嘴邊的,變成「幼兒園家長會神經科學」了。在這些聚會場合,父母師長會提出一堆千奇百怪的問題,但有時候,他注意到,裡頭確實帶幾許憂慮的味道。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