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一章 蛻變
靈光乍現的時刻,可能出現在二十一歲,也可能是在七十歲。
也許,今天就是你該離開牧群的時候。──《跑步人生》,一九八○年
【01】四十五歲才開始的重生之旅
自懂事開始,我就被放在一列暗無天日的火車上,從那時起,我的人生跑道與目標便註定了。
在四十五歲時,我拉下「緊急暫停」的拉繩,下車跑進了真實的世界。這個決定,無異是選擇全新的人生、全新的跑。那年,我的人生重新來過。
之前的「我」並不是我,那是我賦予自己的形象,是我所接受的自己,我只是一直在扮演那個角色罷了。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發現,原來演戲的祕訣就在於表現真實。」有位演員對人類學家愛德蒙.卡本特說:「一旦你知道如何假裝真實的狀態,你就成功了。」
在此之前,我們已習慣欺騙自己。然而總有一天,我們會開始質疑那些安排好的旅程、設定好的目標,還有死亡的時間表;總有一天,自我形象會變得一文不值,曾被視為「自己」的那個人,似乎並不完滿,有所不足。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感覺很重要,「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有感」,也很重要。
離開那列火車時,我已喪失了目標感,喪失對工作的使命感以及對造物主與創造物的關注。下車後,我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在每個星期日、被重覆灌輸「復活」觀念的成千上萬美國人,也正震驚中經歷重生。只是專家並不採用這個說法,他們稱之為「中年憂鬱」或「四、五十歲的新文化現象」,或者是更簡單的說法──「生命的蛻變」。
專家們都同意,人生到這個階段時,多數人對日增的年紀與日減的收入毫無準備。白領階級、藍領階級、家庭主婦或女性上班族,沒人能對這種四十歲後才降臨的危機免疫。每個人都以獨有而真實的方式來處理和面對。
這種情況無可避免,但也令人期待。西班牙作家奧特嘉寫道:「從未覺察到自己迷失的人,已無可救藥。他無法找到自己,更無法遇見真實的自我。」
發現自我的真,需要計畫和努力。重生絕非易事,這需要技巧、訓練,還要下很多苦工。而且,我們將發現,這是永遠也不會完成的工作,每天都是全新的開始。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