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內容連載 頁數 1/2
主編序
迎向新的歷史機遇

近代臺灣以戲院為主要場所發展的演映產業在1920-30年代迅速崛起,卻受制於殖民現代化政策及本土社會對戲劇行業根深蒂固的偏見等因素,導致本土現代演劇與新興的電影的產製能力發展遲緩。林摶秋先生正是在20世紀曲折的時代背景下,以引路人、先鋒者的姿態登上臺灣戲劇、電影的歷史舞臺。他跨越戰前與戰後的臺灣、日本兩地,也跨界演劇與電影,具有編劇、導演、製片家等多重身份。過去學界的關注較多呈現他在日治晚期推動第二次新劇運動以及戰後投身臺語片事業、執導臺語電影的建樹與成就,對於他在編劇方面的表現僅停留在少數的幾部劇作。其實不論演劇或電影,林摶秋首先以編劇立身。他在1941-1965年間創作了至少15部舞臺劇劇本、17部電影劇本。這些劇作大部分是為當時演映產業中規模一流的頂尖機構而寫,再由他本人擔綱導演。

作為首位立足於東京劇壇的臺灣劇作家,林摶秋回到臺灣之後,不論是由他本人主導或共同發起的劇團和電影公司,都帶有延續自1920年代新文化運動的自覺。同時,林摶秋屬於跨語世代作家,其作品經歷以日文寫作與「以臺文寫對白、以華文寫說明」的混合書寫等變化,劇作多有田野調查為基礎,語言生動活潑,既反映社會文化的變遷,也是母語文學的寶庫。揆諸數位革命以來一波波新科技影響人類生活,新冠疫情更直接改變生活型態,促使演映產業自全球性沒落中出現歷史性的再起契機。緣此,《林摶秋全集》在作家辭世25年後的今天問世,雖不無姍姍來遲之憾,卻或許正逢其時,可望在新的歷史機遇中化作春泥,為新時代的臺灣文化挹注活水泉源。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