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懂一點法律,主管好管理、員工懂權益
自民國105年開始,《勞基法》「一例一休」的修訂,到民國109年施行新法《勞動事件法》,不斷更新的勞動相關法規衝擊著勞資關係,影響之大想必所有中小企業主都已然切身感受,甚至,就連第一線管理員工的主管階級,也成為勞資議題中的關鍵角色。
例如當遇到1111、聖誕節等購物旺季,電子商務與物流業者勢必加班,要如何平衡業績與一例一休法律問題?如果員工私自留在辦公室處理私事,導致工時紀錄超過八小時,如何處理加班爭議?甚至許多企業在解僱員工時沒有符合「3C原則」──事由明確性( Clear )、不可任意變更性 ( Consistency )、解僱最後手段性 ( last Choice ) ,從民國109年起,員工可以依據《勞動事件法》向法院聲請「回復原職原薪的定暫時狀態處分」,形成解雇員工卻解雇不掉、員工一邊上班一邊跟公司打官司的情況,影響企業營運甚鉅,究竟應如何預防?
這些有關勞動法規不僅關乎勞動權益,更影響到中小企業的日常營運,也讓企業裡的基層主管感到壓力與尷尬,讓我決定分享多年來的經驗與法律知識,使勞資雙方對法規都能有多一點的了解,避免誤判,降低不必要的勞資爭議風險。
在執行律師業務前,我曾擔任八年餘的法官,也當過勞動局局長、金控公司董事。多年接觸勞資爭議案件的過程中,讓我有機會自各個不同立場觀察勞動法規執行實務的視角,也因此發現,許多的勞資爭議源於雙方對法律規定的認知與理解落差,尤其中小企業更常有把員工當家人的心態,因而在許多勞動紀錄上有所疏漏,卻不知主管機關勞動檢查仍會上門執法,往往一張罰單,就造成中小企業龐大的負擔。更別說遇上有心人士故意藉法規要脅時,若企業主沒有相應措施,往往是耗費大量時間與心力打官司及爭訟,更造成勞資對立。
為此,本書提供勞資相關法律的基礎知識,以及職場上常見的違法範例,希望能幫助勞資雙方在法律基礎上建立良好互動,讓勞工可以獲得工作權的保障,而企業與主管們則能在追求成長的同時,不會因違反法律規定而被處以罰鍰,或是因為勞資糾紛而影響聲譽,甚至是被不肖人士刻意把持要脅,只要多懂一些法律,就能降低新法上路帶來的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