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3/6
我曾是國小的正式教師,教室如同人生,導師都要像千手觀音一般,教導學生的方方面面、解決各式疑難雜症。除了當導師的自覺,修習教育學分也給了我很多養份。原來每個年齡階段的兒童需要的教育策略不同;原來科學教育是要協助學生認識科學本質並應用到生活;原來教育不單單是講述知識,而是不同的學科原本就該有不同的教法,甚至連作業、評量等,處處是學問。在碩士班讀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學習諮商的養份,讓我同理學生如同呼吸一樣自然;心理學的養份,包括群眾心理、個人心理、人格心理,都讓我更快、更精準的看懂孩子心中所思所想。尤其是認知心理學,讓我理解認知型態、學習素材、學習策略,都要有最適切的組合。
孩子的時間不能被浪費,因此我會應用有效有根據的方法,而非執著於自己的偏好或想法。在理論的護航下,我的帶班經驗,甚至命題的段考卷總是有口碑。其實我沒有特別厲害,只是照著食譜耐心做菜的廚師,如此而已。隨著教學年資變長、教學對象的多元,我能更敏銳的察覺出學生的問題點,只要針對問題,就能解決問題。我一向不認同過度的罰寫與處罰。過量罰寫是浪費生命,不當處罰則是破壞學習動機。如果學生不是偷懶而是學不會,當然就是換一個方法來學,而不是處罰。
當我解決了一個個疑難雜症,我練就了火眼金睛,當我看到學習內容,幾乎都能──
1. 依據學生的認知發展。
2. 解構原有的知識。
3. 重新建構系統化、步驟化的知識。
我相信,本書適合教師溫故知新、家長找輔導方法,更適合孩子們自己閱讀,為自己找到更聰明、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學習節奏與讀書訣竅!
【上冊:第二章 美妙的閱讀練習】
有策略的看書,實力自然提升
一看書就喊累?(上):
找出孩子說不出口的困難點
有一回約學生去臺北市重慶南路吃飯及逛書店,希望學生能自己挑幾本適合自己的參考書。沒想到其中一個孩子說:「老師,我可以到門口等你們嗎?」我問他原因,學生說:「看到這麼多書,我會頭暈。」看著孩子走出書店的背影,我其實很心疼,因為他連一本書都沒拿出來翻,光是看著書架上一排排書背,就頭暈了。
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很常見、但孩子不太懂得說出口的困難點,特別是已經國小二年級以上,理論上已認識較多字彙的孩子,有沒有以下狀況:
共
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