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諾貝爾文學獎
內容連載 頁數 1/2
1 提升修養,做個品德高尚的人

具有良好修養的人,嚴肅而不孤僻,活潑而不放浪,穩重而不呆板,熱情而不輕狂,沉著而不寡言,和氣而不盲從。修養可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傳統的修養觀還認為:「修身首先要正心。」修身的意思絕不僅限於外表的修飾,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即所謂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當代人更應該了解進行道德修養的必要,良好的道德品格不可能與生俱來,只有透過長期的修養才能形成。青年應該按照時代的要求,培養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如克己奉公、忠誠老實、謙虛恭謹、堅定勇敢、積極進取、刻苦耐勞、助人為樂、正直善良、知書達禮、遵守法紀等等。

修養是實現道德規範的關鍵要素,必然具有歷史的內容與多層次的結構。在奴隸社會,強調修養,是為了維護擁有者的權威,形成奴隸對擁有者的屈從和人身依賴,以及對擁有者的絕對忠誠。在封建社會,除了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外,還有圍繞忠、孝、節、義、禮、智、信等一系列道德規範的信條,但其中亦包含了不少合理的因素。

孔子15歲開始,立志研究學問,修養道德,終於成為聖人。從孔子的例子看來,偉大的人格,是從不斷地修養得來的。

封建社會的道德觀不免帶有歷史的局限,在科學發達的今天,人們的道德觀昇華到新的境界,但「浩然之氣」的修養卻始終是人身修養的關鍵內容。

誰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誰就必須自覺地進行道德修養,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素有「禮義之邦」之稱的中國,歷來就講究道德修養,講究高尚的情感和堅貞的節操。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