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諾貝爾文學獎
內容連載 頁數 3/7

雖然好像在聽一個故事,但究其整個事件的原因就是次專科的過度發展,次專科的醫師只專注於他(她)所專長的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卻忽略了在安排檢查之前可能要經過鑑別診斷的過程。例如,詳細地病史詢問,包括有無任何疾病史,症狀持續時間,有無相關的因素等;與對病患做仔細地系統性的理學檢查的過程。可能因病患掛號太多人,而無法在這方面花費太多時間,以致忽略。另外,台灣的醫療系統沒有強制先經過家醫科(全科)的篩檢,再依可能懷疑的問題轉介給適當的次專科來診治;病人可以直接找次專科的醫師來看診,如此一來反而造成上述案例發生的可能,繞了一大圈才得到正確診斷。還好前面的兩個次專科沒有發現任何不正常,否則萬一檢查發現有不正常,搞不好就會先接受那個不正常問題的治療,但是因為不是症狀的原因,治療就可能沒有效果,亦就是不必要的治療,甚至會造成因治療而衍生的後遺症或耽誤病情,對病患產生更多的問題,尤其是手術這種治療。

病患或家屬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檢查有腰椎退化、有骨刺,而卻不需要立即接受手術等治療,原因為何?人類由孩童期間,經過學生時代、就業、成家一連串的生活與工作歷練,中間亦不乏遭遇一些受傷的事件,骨骼構造如脊椎長期接受上述的各種負荷與外力傷害,一定程度地磨損與骨刺增生是無法避免的,也是每個人在一定的年齡,或多或少在骨骼構造上,皆會由X光或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檢查中看到一些退化的變化。只是這些變化並非在病人發生症狀時才出現,而是原本就存在的。所以當病人突然發生數日或一兩個月的困擾難耐症狀時,或是每年發作一至二次、時好時壞的症狀時,病因不一定就是來自於X光或進一步檢查發現的退化病變所造成的。因為即使有這些退化狀態時,曾經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感受到不舒服。所以臨時的症狀發作,若沒有發現有明顯的、客觀的骨骼長東西或不穩定,神經功能明顯缺失、血管阻塞或破裂等明顯的因果關係的病變時,「肌肉發炎」這個沒有檢查可以用來診斷,但一定須想到與排除的病痛原因,是必須要列為鑑別診斷可能病因中之一項。否則在做最後診斷病因與決定治療方法的決策時,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同,治療結果亦會因此而產生很大的差別,可能就是完全沒效與滿意的兩極化不同。
7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