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經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二天:逃避

聽說「逃」是人類的天性,尤其是當你來到未知的新環境,抑或是身心感到不舒適的時刻。逃避雖然解決不了問題,卻能讓我們爭取到一些時間或是空間,能夠評估清楚當下的局勢,好好思考接下來該怎麼面對。

其實我這次會來到這邊,也只是想逃避不想面對的新生活,只不過是冠冕堂皇地假借參加課程的名義,讓自己有整整12天的時間能夠好好喘息一會罷了。

沒想到事與願違,從課程的第一天開始,我除了持續跟靜坐的姿勢對峙,也不斷與心中冒出來的各種念頭對抗⋯⋯

「我幹嘛一直坐在這裡?不如趕緊回家吧!」

「這樣無聊的日子還得過十天?怎麼可能啦!」

「一直打坐能有啥收穫?別再浪費時間了!」

這些不同的想法,全都伴隨著情緒(!驚嘆號)以及懷疑(?問號),即便只透過文字的方式記錄傳遞,你一定都能夠如實接收到我當時的心情。

人的「心」真的是很奇妙的根源,明明大家身處在完全相同的環境,卻會因為不同的「心態」,產生截然不同的「心境」和「心情」。

我第一次發現這件事是在大女兒誕生的那一天,當她被洗得乾乾淨淨放進嬰兒保溫箱,和一群新生兒展示在喜悅的父母眼前的那一刻,她臉上洋溢著滿滿幸福的笑容熟睡著,她左手邊的男孩臉上帶著怒氣大聲哭鬧著,右手邊的另一個女孩則是滿臉驚恐不安不斷扭動。

相同的情境此刻也發生在我們集體共修的大堂裡,透過上帝的視角你可以一眼窺見學員們各種不同的姿態,以及從心中滿溢而出各式不同的糾結。生命若是一場修行,生活便是一種試煉,在你我日常度過的每一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好不容易挨過了早上的三個修習時段,吃飽午餐回到寢室準備稍微逃避(休息)一下時,我發現睡在隔壁床的室友已經悄‧悄‧離‧開了。他的床上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昨天還擺放在上面的枕頭棉被和蚊帳通通消失,就像從來沒有人來過一樣。但昨天夜裡,我才因為他超大的打鼾聲而失眠了一整個晚上。

「學員必須從頭到尾參加整個課程,不可中途離開。請仔細閱讀過所有的規章並認真考慮。只有覺得自己可以誠實並謹慎地遵守所有戒律和規範的人,才報名參加課程。」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