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4章 人類生活水準提升的關鍵時刻—─工業革命和《國富論》
在人類的漫長歷史中,生活水準的提升是一個相對而言較新的現象。如前面所見,農業革命促進人口增長,但大部分人的物質環境並沒有什麼變化。在日本,西元一○○○年每個人一天的平均實質收入是二.八美元,在一七○○年則是二.九美元。這並不是什麼特例:在這個時代,子女的生活過得比他們父母更加富裕並不是尋常的事。事實上,有一位經濟史學家甚至更進一步主張,在十八世紀,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口的生活,並不比他們非洲大草原的老祖宗要好。他們身高沒有變高,平均餘命沒有增加,他們攝取的卡路里也沒有提高。在珍.奧斯汀(Jane Austen)小說裡悠哉喝茶的角色,在貧窮為常態的世界裡是絕少的特例。一般而言,經濟成長帶來的是更多的人口,但沒有帶來更好的生活水準。
這一切隨著工業革命而出現了變化。自此之後,平均餘命增加了一倍,實質收入增加了十四倍,平均身高也增加了約十公分。在現代經濟中,我們預期經濟成長會給每一代人帶來更高的生活水準。不過在工業革命前,經濟的成長零星而緩慢。
◎促成工業革命的要素
經濟學家羅伯特.艾倫(Robert Allen)主張,理解工業革命最好的方式是把它當成一系列環環相扣的革命。英國農業的生產力高,這要歸功選擇性的植物育種、土壤耕作的改善,以及輪作的制度。由於生產糧食所需的人力變少,英國經歷了「都市革命」,到了一七五○年已經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都市化轉而推動了「商業革命」:這是倫敦和其他英國城市密集的社群網絡帶來的結果。進出口快速成長,民間銀行興起推動了航運貿易。城市同時也促進了創新。正如經濟學家阿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稍後指出的,地理上的毗鄰而居創造了某種「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新的觀念被快速分享和改良。就如今天在矽谷的科技公司要比其他地方的公司更有生產力,實業家在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城市裡也較有生產力。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